Moonmetro

Always together Forever apart

失控的人生

《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》观后感

 

见证一个人的一生,也许并不需要陪他走完全程。一本传记、一篇小说、一场电影,就能把“人生”这样漫长的词语浓缩为几个小时的凝视,甚至是简洁而残酷的一句话,比如: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。


这是一部日本电影,只是两个小时,我们便匆匆阅览了53岁的松子悲惨的人生。正如片名,主角松子从生下来开始就被嫌弃,爸爸只爱她体弱多病的妹妹,对她却只有冷漠和严酷。松子为了赢得父爱所做的全部努力只成功过一次:在看演出的时候,学着小丑做了一个鬼脸,出乎意料地把爸爸逗笑了。于是,这张鬼脸成为了父女间唯一轻松的互动。一想到吸引爸爸的注意、讨爸爸的欢心,松子就摆出鬼脸。久而久之,鬼脸甚至成为了松子面对紧张的人际瞬间时不可避免的本能反应,时常把对方吓一大跳,然后被愤怒地辱骂她这不合时宜的神经质。


可以说,这个滑稽的、奋不顾身的鬼脸,是松子童年的诅咒,几乎成为了她日后人生所有悲剧的注脚。对爱的渴望、对被嫌弃的恐惧支配着她的心灵,让她做出了十分荒唐的自我牺牲:她的学生不承认偷了钱,她选择自己出钱补上亏空,搪塞过这件事;更糟糕的是,由于自己的钱不够,她擅自拿了同事的钱补上。结果,她因为品行不端被学校开除了。在影片里,松子不论面对领导还是学生,神色里都是害怕和紧张,完全不像一个成熟的成年人,更不像一个老师,因为她在意的不是“不能偷窃”,而是“不能得罪”。她的    世界里没有清晰的是非观,只有一条通行的道德准则:讨好别人。

这是松子人生的第一次下坠,写得非常巧妙,因为她搞砸了一件很难搞砸的事。如果这件事人人都可能搞砸,那么她输在运气;如果只有她搞砸了,那么这个悲剧就有必然性,是她性格里畸形的软弱注定要闯的祸。影片以小见大地指出了松子命运里的阴影,做了一个阴险的预言:丢了工作,只是松子坠落的开始。

接下来的所有故事,就是以松子人生的连环下坠来成全这个预言。松子不断地遇见男人,不断地被他们抛弃,很悲惨,其中几次经历悲惨到大跌眼镜:松子因为一个搭伙过日子的男人要抛弃她,面临人财两空的危情,松子拿刀捅死了男人,因此判了八年的有期徒刑;出狱后,她偶然遇见了当年污蔑她、让她失职的学生,两人竟然互生情愫,开展了一段信誓旦旦的末路热恋。

这真是一场对观众同情心的挑战。当我们冷眼旁观时,看着那个孤独的、可怜的松子三番五次地被命运折磨,也许会产生一种腻烦感:重复地、持续地用各种悲剧折磨一个角色,除了悲惨本身之外,究竟还有什么意义?看着一个人终其一生不断被失败打击到跪地求饶,难道是要以猎奇的眼光来获得快感吗?这种厌倦一旦延伸,也会演变出对角色的怀疑:为什么松子总是要做出最作的选择?人财两空的危机,有很多解决的办法,况且松子性格又软弱,怎么会偏偏选了最不得已的杀人?面对一个也许怀恨在心、而且有危险性的学生,即便内心萌生了悸动,理智怎么会妥协于情感,去和他发生爱情?

在这样的疑问里,我们对松子的态度从单纯走向复杂。远观松子,只对她有纯粹的怜悯;走近时,怜悯里分裂出了更多微妙的情绪,困惑、无奈、甚至是咬牙切齿:就算灵魂里有巨大的残缺,也真的不至于永远只配做出最坏、最作的决定,但凡她愿意拾起一点理性,都还能和生活搏斗几回合,何必落到最后的地步呢?


在我眼中,这一切的问题都指向松子内心的幽暗之处:除了对爱的渴求,对被嫌弃的恐惧,她的性格里还隐藏着一种朦胧而危险的破坏性。在松子年少时,这种破坏性也许只是匮乏关怀而裂开的一条缝,但随着人生伤痕的积累、自我认可的反复崩塌、生活的逐步失控,这条裂缝渐渐张成了一道深渊,吸住了她,让她心甘情愿地跳进一个个危险的漩涡里,一边品尝着甜蜜一边痛苦地呕吐,最终被彻底吞没。这种破坏性潜伏在此起彼伏的悲惨故事里,时时刻刻地摇曳着,这是作品所尝试的最幽微、最难以言说的关于人性的探索,是影片华丽梦幻和血腥荒诞交错的视觉背后真正令人颤抖的质感。

那个污蔑松子的学生,曾在监狱里泪流满面地恍然大悟:松子是我的上帝,她对本该憎恨的我报以了爱!可惜,他并不懂得他的老师,他看不出他的上帝在心甘情愿背后的迫不得已。我反对他擅自对松子形象的崇高化,我更反感结尾对松子命运终点的书写。被一群熊孩子打死,这样没来由的世界的恶意,相比于她一生关于自我的艰难挣扎,显得是那么肤浅而任性。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,走到尽头,至少值得一丝慎重的温情。


评论

热度(4)